古代太子是怎么立的 什么身份 古代太子为什么要谋反
[2020-05-12-06:50] 编辑:文文
太子,中国古代帝王的继承人。
存在历史:秦朝至清朝。
正式称谓:皇太子。太子对自己称呼为“本太子、本王”,对皇帝称“儿臣”。
太子册封原则:立嫡立长。即:优先册立原配妻子(皇后)的长子,若皇后无子,则按长子册立。
[太子谋反缘由]
皇长子被册立太子乃封建社会帝王世代所传之法。可见,太子人选为“天”定,而非如皇帝所愿。在皇子被册立太子后,因朝廷党派激烈争斗等各种原因,未能成为真正的储君,更存在被废除的可能。而历史上也真实存在太子被废的实例。因此,为稳固自己的权势,太子唯独以谋反来早日夺取皇位。
- 相关专题: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评论